Dire Straits 在 1978

想慢慢写一写家里的小东西们,唱片、书和画。

image.png

1 .

这张黑胶唱片,是 1978 年 Dire Straits 第一张专辑的首版,编号 6360 162。

那一年,中国恢复高考,刚刚开启改革开放。未来的东方巨星孙燕姿和滨崎步在这一年出生。37 岁的 Bob Dylan 开始一轮全球巡演,第一次来到日本武道馆,也正酝酿他封神之后最大的一次风格转变。

此时英国伦敦的四个年轻人,在地下演出几年后,拼凑出了他们的第一张专辑。出道即巅峰,这张专辑后来在全世界卖出 1100 多万份,成为英美双白金。也让早熟的 Mark Knopfler 跨级晋升到大师之列。

这张唱片的状况很好,盘面基本全新,唯独封面的标题下,有淡淡的圆珠笔笔迹「M.Knopfler」,不知道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境下写上去的。

image.png

封底是乐队四位成员的照片,彼时主唱兼吉他手 Mark Knopfler 只有 29 岁,但他的吉他技巧已经如他的发际线一般成熟,他沙哑的嗓音也同样如此,在此后的四十多年里几乎没变。

Mark 此前也是个英语老师,人称马老师,也在 28 岁上下的年纪离开稳定的工作正式下海。

旁边是节奏吉他手 David(Mark 的弟弟)、贝斯手 John 和鼓手 Pick。照片像一个狡黠的老父亲带着三个天真无邪的儿子。事实可能也确实如此。

image.png

唱片封面是一幅不太清晰的画作,一个女子靠在宽阔的窗前,窗外似乎是浓雾中的河面。画作的风格和今天流行的 AI 作画非常相像。封套由当时一个叫 Hothouse 的工作室设计,画的作者叫 Chuck Loyola,关于这位艺术家的信息非常少。

封面的创作思路也无从知晓,有人分析可能是以当时 Dire Straits 常排练的录音室 Wood Wharf Studios 取景,结合了唱片中第一首歌 Down To The Waterline 的意向所创作。

位于泰晤士河边的 Wood Wharf 录音室,曾经接待过 Dire Straits、Kate Bush 等英国音乐人,据说老鹰乐队的 Don 也曾经在此排练,后来还逃了单。

image.png
Dire Straits 在 Wood Wharf Studios 演奏

image.png

二十多年后,在 Mark 单飞的专辑 Sailing to Philadelphia (也是我最喜欢的专辑之一)的纪录片中,他再次回到 Wood Wharf,回忆了当时的场景。

这个录音室位于伦敦市区旁的格林威治,面向泰晤士河,用 Google 地图居然还能找到这个建筑,但可能已不再是录音室了。街景照片中,一个戴着耳机的年轻人正在建筑前驻足,不知道他的耳机中是不是正播放那首 Down To The Waterline。

image.png

2 .

image.png

这张专辑包含九首歌,都是由 Mark 创作。

整张专辑的叙事和节奏明显是精心安排过的,开头欲扬先抑,再娓娓道来,到 B 面的 Saltans Of Swing 达到高潮,此后的三首又加入了更灵动的音乐元素。有人说用一个词描述 Mark 的歌,就是「elegant」,从这张专辑开始就淋漓尽致。

Mark 的歌都像是在讲故事,讲一个不太清楚但又非常有画面感的故事。这张专辑也是如此,和后面 Mark 的创作有很多的遥相呼应。

Mark 的情歌,隐忍又温柔。当听到 Wild West End 中他故作洒脱的唱道:

Excuse me for talking I wanna marry you

This is the seventh heaven street to me

Don’t you seem so proud

You’re just another angel

In the crowd and I’m…

Walking in the wild west end

Walking in the wild west end

Walking with your wild best friend

竟然想起黑豹的「无地自容」,一个浅吟,一个嘶吼,唱出的是同一个故事:

人潮人海中 又看到你

一样迷人一样美丽

慢慢的放松 慢慢的抛弃

同样仍是并不在意

不必过分多说 自己清楚

你我到底想要做些什么

不必在乎许多 更不必难过

……

我总喜欢从 B 面开始听,因为 Saltans Of Swing 这首歌实在是很完美,惊艳的吉他,流畅的节奏,紧密的配合,从唱片机中流淌出的那一刻,会瞬间抓住你的全身,让人忘掉一切。

这也是帮助乐队出道的第一首歌。当时他们凑了 250 英镑录制了小样,发给了伦敦一个电台的主播 Charlie Gillett,从此被发掘,之后才有了机会制作首张专辑。

Mark 在后来的很多场合都感谢 Charlie 的帮助。在这张专辑封底的文字中,也可以看到 「For Charlie Gillett」,向伯乐致敬。

这张唱片由当时的 Phonogram 旗下的 Vertigo 发行,标签号 LC1633 ,Vertigo 的 logo 也是最流行的唱片标签之一。专辑是在伦敦的 Basing st. Studios 录制,这个录音室要专业的多,录制过数不胜数的英国经典唱片。

专辑的制作人是 Muff Winwood,是那个更有名的 Steve Winwood 的亲哥哥,他们曾经一起在 The Spencer Davis Group 做乐手。后来 Muff 成为了专业制作人,曾帮助许多的英国音乐人和乐队制作唱片。他的人生也许比弟弟平淡许多,但今天我们能听到这么多制作精良的音乐,背后庞大的音乐产业的每一个专业人士都值得尊敬。

image.png
1966 年的 Spencer Davis 乐团,从左至右分别是 Muff Winwood, Spencer Davis, Pete York, Steve Winwood

3 .

image.png

封套背面的底部,有一个 Fender 吉他的标记,上面有 Dire Straits 的签名字样,有些版本的这个标记是红色的。

这可能代表了当时 Mark 最爱的吉他,Fender Stratocaster。那时他买过两把 Strat,一把二手的 1961,一把(可能是仿制的) 1962。这张专辑包括之前的 demo,以及那时的现场表演,都用到了这些吉他。

Mark 从小就深爱吉他,直到 15 岁时,他父亲才花 50 镑给他买了一把仿 Fender 的红色 Hofner 吉他,开启了他的吉他之路。他说那时买不起效果器,就拆了收音机自己折腾,也摸索出了更多的演奏技巧。

等他买得起二手的真正 Fender 之后,也把破损的漆面重新漆成了同样的红色。再后来,Mark 拥有了以自己命名的 Fender Stratocaster,这把 1961 被他作为收藏挂在了家里。

image.png
Mark Knopfler 和他最爱的红色 Fender Stratocaster

4 .

Dire Straits 在国内被翻译为「恐怖海峡」,但本意是英语中意指的「困境」、「死胡同」。在被发掘之前,这个已经熬了两三年的地下乐队,把自己的名字调侃似的改成了 Dire Straits。但很快就像一艘开过恐怖海峡的巨轮,进入了自由的汪洋大海。

首张专辑反响很好,他们很快开始在欧洲巡演宣传,开启了乐队的巨星之路,或说 Mark 的巨星之路。

那时,大西洋彼岸的 Talking Heads 提前一年成功发布了首张专辑 Talking Heads: 77 ,在随后 1977 年的英国宣传中,还名不见经传的 Dire Straits 做了暖场乐队。很快,一年后,Dire Straits 去北美巡演,Talking Heads 也作为嘉宾过来帮忙。这两个乐队是如此相像,都有个天才又年轻的即将单飞的灵魂人物。

可能也是那次美国之行中,Mark 结识了 Bob Dylan,参与录制了 Slow Train coming。两人互相欣赏但又若即若离的关系,一直到三十多年后同台巡演才被世人熟知。

那时,比 Mark 年长四岁但早已成名的 Eric Clapton,正处于自己混乱人生的又一个调整期。数年后两个大师的多次同台演奏,成为了永恒经典。

我在家里,从层层封套中小心的取出这张 44 年前的唱片,擦拭干净,放进唱片机。听着四个年轻人不疾不徐的演奏,仿佛嗅到了 1978 年的空气。

image.png
唱片歌词页背面的乐队照片, by Paddy Eckersley


参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