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的表情:乌菲齐大师自画像

image.pngloading=lazy

最近看了一个很喜欢的展,上海东一美术馆的「乌菲齐大师自画像」。展出了来自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的 50 位艺术家的自画像,包括拉斐尔、提香、鲁本斯、委拉斯开兹、伦勃朗等自画像作品。

位于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其建筑始建于 1560 年,由当时的全能艺术家乔治·瓦萨里设计和主持建造,本是美第奇家族用于办公的地方(Uffizi 即 Office)。1581 年,弗朗切斯科一世开始在这里把自己的艺术收藏对家族外部分人开放参观,美第奇家族末期,把建筑和家族收藏全部捐献给了佛罗伦萨政府,让乌菲齐成为世界最早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后来的几百年里,在无数人的努力下,乌菲齐逐步成为顶级的博物馆。

除了文艺复兴的大量艺术品,乌菲齐美术馆的艺术家自画像也是其久负盛名的特色收藏,汇集了从文艺复兴至今 1800 多幅艺术家自画像,并在不断增加。

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开始快速发展,乌菲齐的设计者瓦萨里本人也是自画像收集爱好者,他还写了那本艺术史开山之作「艺苑名人传」,留下了关于当时艺术家和作品的宝贵文字记录。乌菲齐成体系的自画像收藏始于美第奇家族的红衣主教莱奥波尔多,他通过邀请创作和购买,到 1675 年去世时已汇集了八十多幅自画像。此后收藏不断扩大,历任管理人和馆长会向知名的艺术家发出邀约,请求创作并捐赠自画像,收到邀约的艺术家一般会视之为莫大荣幸,全力创作并捐赠入馆。就这样,乌菲齐构建了世界上最早、最丰富的艺术家自画像收藏。

这些自画像数量众多,不能被完全被展出,一部分此前被陈列在瓦萨里走廊内。瓦萨里走廊是当年乔治·瓦萨里设计的一条天桥,经过阿尔诺河的旧桥,连接旧宫、乌菲齐和皮提宫,以便于当时的家族成员来往。2016 年,瓦萨里走廊开始关闭整修。当年这个走廊的设计及建造只花了六个月时间,而从 2016 年到今天,六年过去了还没有整修完成,目前预计在今年 11 月份重新开放。整修期间,部分自画像作品通过借展的形式在世界各地多次展览,包括这次上海。

乌菲齐的自画像收藏有其原则,在最初的两百多年里,基本只坚持收藏绘画,到 20 世纪才开始收藏自雕像等更多形式。所以早期像贝尼尼一样的大雕塑家,只能自己画一幅油画自画像来加入收藏,这也让我们得见他精彩的雕塑之外的为数不多的油画作品。而由于大部分作品来自定向邀请,只能面向在世时已有盛名的艺术家,或者有后人捐赠,所以像梵高等的自画像就无缘进入。

image.pngloading=lazy
这次展出的吉安·洛伦佐·贝尼尼自画像,作于 1635 年

上海这次展出的作品,从最早的拉斐尔 1508 年的木板油画自画像,到最新的作于 2018 年的蔡国强火药作品, 跨度五百多年。

五百多年前的自画像能保存至今颇不容易,中间经历无数的战争、天灾、人祸,留下来的越来越少。乌菲齐美术馆最近的一次浩劫,是 1966 年的佛罗伦萨洪水,泥水淹没整个城市,造成了无数建筑、雕塑、绘画、古籍的毁坏,当时全球成千上万的艺术专家汇聚佛罗伦萨帮助修复艺术品,被称为「泥泞天使」。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修复工作仍未完全结束,佛罗伦萨却也因此成为艺术品修复技术最发达的地方。当时毁坏最严重的画作,就包含今天在上海看到的委拉斯开兹自画像,当年被严重浸泡,之后又被错误清洗,直到 2011 年经过二次修复才基本恢复。

image.pngloading=lazy
1967 年,正在被修复的委拉斯开兹自画像

image.pngloading=lazy
上海东一展出的委拉斯开兹自画像

而艺术收藏的历史上也有诸多啼笑皆非的「人祸」,1681 年,乌菲齐当时的管理人,著名艺术史家 Filippo Baldinucci,觉得这么多自画像要齐齐整整才好看,于是把作品裁切成了几种标准尺寸,装上统一画框,整整齐齐的挂在墙上。

image.pngloading=lazy
18 世纪来自 Benedetto Vincenzo 的一幅画,显示了当时乌菲齐自画像收藏的展示方式

image.pngloading=lazy
1890 年前后的乌菲齐艺术家自画像的陈列,能看到好几幅今天在上海展出的画作,注意它们的画框和现在的是不一样的

就这样,很多艺术家留下的有限几幅自画像,就成了他们的「标准像」,成为我们了解他们容貌的唯一方式。这次展览的珍贵的一面也在于此,走进展厅,看到艺术史书上一个个大师的「标准像」,站在几百年前他们亲自描绘的自己的面前,颇为有趣。

时间久远的画作的另一个问题是辨别真实创作者,包括对画中人真实身份或对作画者的认定。本次展出的很多作品也有争议。比如提香的画像,此前一直被认为是提香本人的自画像,但近年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这可能是他的侄子马可·韦切利奥的作品。同样,这次展出的拉斐尔、卡拉奇、鲁本斯、委拉斯开兹的自画像在艺术界也有诸多争议。

这次也有伦勃朗创作于约 1664 年,近 60 岁时的自画像。伦勃朗的自画像流传至今有近百幅,由于年轻成名,他的作品的保存和传承也更为完整,自画像已经成了他最具特色的作品系列。我此前已经在各种地方看过许多幅他的自画像,在这里看到仍会很感动。

image.pngloading=lazy

关于自画像的历史以及这些著名大师自画像,已有太多文章和视频,有本常被引用的书 —— 英国艺术作家詹姆斯·霍尔的「自画像文化史」,也有非常详尽的介绍。

如果只是展示稀有作品,那一个展无法称为「好」,这次展览好的地方在于,走过前面几个重头大师的作品的震撼,之后仍会感觉越来越有趣。

作品按时间顺序排列,除了能看到艺术风格的发展,也能从中看到时间长河中的多种脉络。自画像本身是关于艺术家如何看自己,以及想让别人如何看自己。但当纳入时间的背景,就有了更多的意涵。像上面书里说的,「自画像往往是文化发展的先锋,影响着所处社会的认同感和自我感。」

自画像的出现与自我意识相同步,中世纪的宗教限制偶像崇拜和自我表现,甚至会将使用镜子和透镜创造光学影像视为异端。在文艺复兴开始的佛罗伦萨,艺术家才开始从工匠慢慢变成受人尊敬的文化人士。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们先是用各种方式把自己藏进画里,之后才慢慢出现专门画自己的自画像。而创作的动机从刚开始的宣示阶级地位,到展示自己理想的形象,再到逐渐阐释艺术和哲学主张。一个称为艺术家的人,也许自画像才是最自洽的名片。

这个展览包含了七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丁托列塔(1580)、勒布伦夫人(1790)、路易莎·格蕾丝·巴托利尼(1860-1865)、特蕾丝·施瓦茨(1888)、塞西莉亚·博克斯(1925)、凯蒂·拉·罗卡(1973)、草间弥生(2010)。这也展示了清晰的女性发展的脉络:从最早做画家需要隐藏身份,到可以走上舞台成为宫廷画家和文化名人,从刻意的容貌修饰到展现哲学自我,从学习模仿到创造风靡全球的开创性艺术风格。

最近看到两本专门以女性自画像为题材的书,可以看到自画像背后的远比画作本身更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涵:Jennifer Higgie 的「The Mirror and the Palette: Five Hundred Years of Women\’s Self Portraits」,以及 Frances Borzello 的「Seeing Ourselves: Women\’s Self-Portraits」。

image.pngloading=lazy

image.pngloading=lazy

image.pngloading=lazy
本次展出的 Cecilia Beaux 塞西莉亚·博克斯自画像

除了耳熟能详的大师,这次展览中也有很多不那么熟悉的艺术家和作品,这样的展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认识一些有趣的艺术家。比如其中有一幅西班牙画家佩德罗·卡诺的自画像,画家的形象在细长的画布中逐渐消融,很有特点,回来搜索的时候发现这个艺术家的信息非常少,只在西班牙和意大利有影响力,他 2008 年在乌菲齐开个展,之后把这幅自画像捐赠给了美术馆。此前刚刚在楼下另一个大展「现代艺术100年——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珍藏」中被贾科莫·巴拉的作品吸引,在楼上的自画像展中就看到了他的自画像。

还能看到自画像的媒介的变化。本次展览中唯一没有「脸」的自画像,来自凯蒂·拉·罗卡用她头部 X 光片和手部照片创作的作品「颅解剖学」。蔡国强用火药创作的自画像 Exploding Cai,中文名「炸蔡」也让人会心一笑,想到艺术家取名时肯定露出他标志性的纯真又狡黠的笑。此外还有一幅加埃塔诺·基耶里奇画在调色板上的自画像,呈现出一种有虚幻的光学感的有趣风格。

时至今日,你已经无法限定一幅「自画像」的媒介,可以用各种形式呈现在任何地方。其实乌菲齐从 19 世纪开始就破例收藏了一幅女性艺术家的「自雕像」,到今天的「自拍像」、「自炸像」。乌菲齐给人的印象总是有点传统,自画像收藏也基本偏主流风格的艺术家,但这次展出的当代作品,也让人看到乌菲齐作为世界级美术馆的与时俱进的发展。

image.pngloading=lazy

image.pngloading=lazy

image.pngloading=lazy
分别是 Pedro Cano、Giacomo Balla、Gaetano Chierici 的自画像。图一照片有偏色,但网上实在找不到清晰的数字版

大卫霍克尼在「隐秘的知识」中讲了一个他的重大发现:在 1430 年左右之后,绘画中人物的表情突然变得「现代」了起来。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初期,画中人的表情都比较严肃和呆板,而这几年之后的画作,出现了非常自然的笑容,一种脸上全部器官相协调的笑容,看起来感觉更「现代」了。霍克尼猜测是由于光学设备的使用,让画家可以更快更准的捕捉人脸上复杂的表情。而中世纪的人比较呆板则只是人们从绘画中产生的错误的固有印象。

这让我想起我一直以来的一种错觉,对于几十年前我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世界,我所有的直接观感都来自黑白影像和家里的黑白照片,这让我潜意识里觉得那个时代的世界是黑白的。霍克尼的这个发现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从影像中获得的故世和故人的印象,可能非常不准确。

我猜想,表情可能跟文化更有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化(一个群体在某个环境下的集体潜意识的外在表现)影响和塑造了人们的表情。古代中国画中帝王将相的表情和今天的别无二致,疯狂年代的群体的表情在今天也随处可见,而那种有责任的表情却也随着文化的管制而消失;如今走在日本的街头,迎面而来的人流的表情,我相信和幕府时代以及帝国时代的平民的表情是一样的。

在看这个展的时候,我想到了这件事,恍惚觉得大卫、柯罗、安格尔等法国艺术家自画像中的表情都带着同样的倨傲,从古至今的意大利艺术家的表情又有同样的感性和神经质,直到看到 Anders Zorn 自画像中那特别拧巴的表情,猜不出是法国还是意大利人,一查,噢,原来是瑞典人 。

我去看这个展的时间,是半年多来第一次回到上海,约了朋友一起去看。朋友是老上海人,经历了这个疯狂的春天,此时正忙着举家搬迁出国。这种情境下,我走在外滩,看着街上的和画中的沉默的人们,感受到了此刻上海的表情。

image.pngloading=lazy

image.pngloading=lazy

image.pngloading=lazy

附展讯:

image.pngloading=lazy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